专家解疑

什么是“气声唱法”?

更新时间:2013-05-07 12:26

     “气声唱法”是一种气与声不按发声规律而组合的样式。正常的发声规律,要求气息振动声带时,两片声带要闭合而发声,这种声音比较结实响亮,而“气声唱法”则是有意不让声带完全闭合,让气流通过未完全振动的声带时发出。在这种声音中,因带有明显的气流声,而使声音色彩略显暗淡、虚婉,甚至带有一些哑声。这种声音更显自然亲切,具有特殊的感染力。通俗唱法中呼吸运用的另一特点是“气声唱法”的运用,这不仅丰富了通俗唱法的表现力,也为声乐艺术增加了新的表现手段。

    声带不完全闭合,怎样体会呢?如我们说的“沙沙响”的“沙”字去掉后面的“a”字,只取前面的“s”字就能明显的体会出声带不闭合、不积极的感觉。这样在声音上,就形成了“漏气”。但我们不能光漏气,还是需要一种“漏一点气”的声音,这时声带不是完全松弛,而是根据歌曲处理需要,在吐字前出一点气,实际上是先气后声,半气半声,气裹声,气托声,以创作出气的特殊效果。

    注意:吐字时,先以气流托住辅音适当延长,然后轻柔地与元音“切”成字音。例如“”沙沙响“的”沙字,先以气流托住“s” 有意延长“s”的过程,然后跟“a”切?(结合),得出气声的“沙”。

    先气后声,以气带声,气息要匀缓而浓重,呼吸可用大口中的气,可使人们听到从话筒中发出的换气的声音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,特别是表现如泣如诉的感情时,应让听众听到大口气息吸气声造成的气诉的情境,使演唱产生真切感人的、动人的艺术效果。学员可用“月亮代表我的心”这首歌作为技巧模仿的例子。在使用这种唱法演唱时,要先好好体会歌词的含义,要进入“角色”,要用真情实感来演唱,否则就不免产生“矫揉造作”的感觉。

    演唱时要注意演唱由低音到高音时,声带由主振动、部分振动,到边缘振动的过程是逐步演变的,但要做到声音上下统一,听不出变化的痕迹。如掌握得不好,肌肉收缩便会僵化,声音上下不能统一,甚至会发出破音而影响演唱的效果。唱通俗歌曲同样要做到“真声不炸”、“假声不虚”。注:很多通俗歌唱爱好者就是唱假声而造成“虚”。甚至造成嗓音急性沙哑。还有练习假声技巧者,要 先加强歌唱呼吸控制能力。

    国内常有所谓的“气声唱法”。其实“气声”并不成其为一种“唱法”,而是一种声音运用技巧。气声本无语格调高下之分,关键是不能滥用。若能抓准时机,运用得当,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如美国歌星莱昂纳尔.里奇演唱的《你好》(Hello)在副歌处先是用激昂的声音反复铺陈,最后用气声轻轻送出一声“I love you”,很有表现力。台湾的邓丽君也是一位十分善于运用气声的歌手。与气声类似的还有“泣声”和“破音”。运用时也必须非常的谨慎。

 

  • ★ 邮编:100081
  • ★ 联系电话:13021171877
  • ★ 24小时咨询热线:18901266797
  • ★ 网址:www.jingyinedu.com
  • ★ 邮箱:jingyinyishu@163.com
  • ★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23号中友大厦(中央民族大学西门往北100米)

扫一扫咨询详情